排骨花胶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-排骨花胶汤的功效与作用
花胶可以炖排骨。
花胶排骨汤是冬季的一道非常好的养生汤,符合各种人群食用,现在花胶之家提供几款常见的花胶排骨汤的做法,每款各有独特口味和功效。以方便大家选择一款合适自己吃的花胶汤。
滋补花胶排骨汤:
1.滋补花胶排骨汤
用料
花胶 1颗;红枣 2个;桂圆 2个;当归 1片;枸杞 若干;姜片 1片;排骨 三块;盐 若干;酒 稍稍许。
滋补花胶排骨汤的做法
1、花胶浸泡后,开水煮沸停火将花胶至于水中泡发。
2、花胶,排骨加姜片焯水去腥。
3、除盐之外所有食材放入炖盅,炖2小时左右即可,其间加盐。
花胶排骨汤:
花胶排骨汤
主料
花胶 200g;排骨 200g。
辅料
盐 适量;香菜 适量。
步骤
1、花胶切小。
2、用温水洗泡五分钟。
3、起一锅,下排骨焯水。
4、将花胶和凉水一起煮开。
5、下焯过水的排骨,大火煮开。
6、煮开后改中小火慢煲2个钟头以上。
7、下适量盐调味,下香菜点缀后美美享受。
鱼胶和排骨怎么炖好吃
花胶就是鱼胶,花胶跟燕窝,还有鱼翅齐名,是对人体很好的珍贵食材。
花胶可以与多种食材搭配煲汤,具有滋阴补肾、养颜美容、补气健肾等功效。其中,花胶配红枣、花胶配排骨、花胶配鸡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此外,还可以将花胶与猴头菇、北芪、玉竹、淮山、枸杞子、百合、桂圆肉等药材一起煲汤,具有滋阴补肾、益精明目的功效。
花胶炖鸽滋补汤
材料:
鸽子2只、鱼胶60g、香菇12朵、盐适量、清水适量
做法:
1、将香菜洗净,切小待用,鱼胶提前浸泡2小时。
2、干香菇洗净后提前泡发,浸泡好的香菇去蒂待用。
3、将鸽子洗去血水,切成小块(也可不切),清洗好的鸽子倒去血水,然后倒入电饭煲内胆中。
4、加入适量清水,加入泡好的鱼胶,加入香菇,选择煲汤功能进行煲煮。
5、煲煮完成后加入适量盐调味,加入切好的香菜调味即可。
花胶螺片煲猪脚
材料:
猪脚1只、螺片50g、花胶50g、墨鱼50g、红枣5~6颗、冬菇8朵、木耳20g、盐适量。
做法:
1、猪脚洗净斩块备用,冷水下锅,将猪脚焯透。
2、其他食材,冬菇、木耳、墨鱼、螺片、花胶泡发,红枣洗净,姜去皮切片备用。
3、步骤3中所有食材放入隔水电锅中,外胆加满水。
4、内胆放入焯好的猪脚,加水1.5L,加盖煮1.5小时,电锅跳起即可。
花胶海底椰乌鸡汤
材料:
乌鸡半只、花胶2个、海底椰适量、玉竹适量、芡实适量、枸杞少许、红枣5个、蜜枣1个、盐少许。
做法:
1、花胶提前浸泡2个小时,花胶会有些腥味,如果不习惯可以泡好后加几片姜放锅里煮一下,这样可以去腥后再煲汤。
2、海底椰和芡实提前浸泡一个小时。
3、准备好所有材料,乌鸡切块过水去血水。
4、把乌鸡放入砂锅内放入花胶、芡实、玉竹、海底椰、蜜枣,砂锅内倒入适量清水。
5、中火煮至半小时后加入红枣、枸杞,继续开小火慢慢炖一小时即可,加入适量盐调味。
枸杞牛奶炖花胶
材料:
花胶30g、牛奶一盒、红枣3颗、枸杞5g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
1、花胶放入清水中,冷藏浸泡一夜。(整个的可以蒸几分钟,再浸泡,泡好剪小。)
2、红枣去核,洗干净。
3、把花胶、红枣放入炖盅,加入没过花胶的水,炖2-3小时。
4、选择电炖锅“鱼胶”功能,启动电炖锅。
5、最后20分钟的时候,放入冰糖。加入枸杞子,倒入牛奶,盖回盖子,等待炖煮结束即可食用。
花胶羊肚菌汤
食材:羊肚菌6-8个,花胶30克 ,鸡腿肉4-6条,红枣6颗,生姜2片
做法:
1.羊肚菌用45度左右的温水浸泡半个小时,打圈清洗干净;
2.花胶提前泡发好,切块;
3.鸡腿肉洗干净砍块加姜片冷水下锅焯水;
4.红枣洗干净,姜切片;
5.把所有的材料都放进去汤锅中,加适量水,大火煮开转小火,炖2个小时,加入少许盐即可。
花胶鲍鱼鸡汤
食材:老鸡一只,干鲍鱼片4-6片,花胶4片,干贝4个,玉竹15克,姜片适量
做法:
1.把花胶和鲍鱼干洗净泡水过夜,洗干净切大块;
2.把老鸡加姜片焯水,洗净放入汤锅;
3.洗净玉竹,干贝放到鸡肉的上面,再放入处理好的花胶鲍鱼;
4.加入几片姜片和适量清水,盖上盖子,大火煮开,转小火,炖2个小时;
5.出锅前可以放少许盐,不放也可以,因为汤本身很鲜甜了。
黄芪当归花胶汤
食材:土鸡1只,花胶3条,黄芪10克,当归20克,党参30克,红枣8颗,姜片适量
做法:
1.提前泡发花胶,切段;
2.黄芪、党参、当归,红枣洗干净;
3.土鸡洗干净,去头尾内脏,砍块;
4.锅内加入冷水,放入姜片和鸡肉,大火煮开,捞出冲洗干净;
5.所有的材料和姜片,花胶除外,放入汤锅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,转中火煲30分钟,放入花胶,转小火,继续炖1.5小时,出锅撒入少许盐即可。
花胶猪肚汤
食材:猪肚一个,瘦肉200克,花胶2条,胡椒适量,姜片适量,料酒,醋,生粉
做法:
1.提前泡发花胶,剪成小块;
2.猪肚冲洗干净,挂掉多余的油,猪肚内部朝外,放入食用油,再加一大勺盐,一大勺醋,均匀的抓遍猪肚,腌五分钟,反复2-3次就可以洗净;
3.洗净的猪肚,加入料酒和姜片,冷水入锅,焯水,捞出洗干净,用斜刀的切法,把猪肚片片成食指那样的条状,冲洗一下;
4.瘦肉洗干净,切块,姜切片;
5.胡椒洗净碾碎;
6.把花胶,猪肚,瘦肉,姜片,胡椒一起放入高压锅,大火煮开,转中火五分钟,再转小火35分钟就可以关火了,撒入少许盐就可以了。
花胶鸡脚汤
食材:鸡脚6-8个,猪骨200克,花胶3-4条,冬菇6朵,红枣6个,姜片适量
做法:
1.花胶泡发好,变软切块;
2.鸡脚除去脚甲,洗净,姜片和料酒,焯水,捞出洗净备用;
3.猪骨洗净,砍块,加姜片冷水下锅焯水,捞出洗净备用;
4.冬菇提前洗净浸泡半个小时,红枣洗净
5.所有材料加姜片放入汤锅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烧开,转小火,炖2个小时,出锅前加入少许盐即可。
花胶虫草花排骨汤
食材:排骨250克,花胶3-4条,虫草花10克,瑶柱8颗,枸杞10克,姜适量
做法:
1.花胶提前泡发好;
2.排骨洗干净,砍块,加姜片冷水下锅,焯水后洗干净待用;
3.花胶剪成段,虫草花,瑶柱,枸杞洗干净;
4.全部材料放入汤锅,枸杞除外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,转小火炖2个小时;
5.出锅前十分钟,放入枸杞和少许盐即可。
花胶怎么做最有营养价值 花胶的做法与功效
鱼胶和排骨的好吃顿法
主料
花胶(鱼胶) 200g;排骨 200g。
辅料
盐 适量;香菜 适量。
步骤
1、花胶切小。
2、用温水洗泡五分钟。
3、起一锅,下排骨焯水。
4、将花胶和凉水一起煮开。
5、下焯过水的排骨,大火煮开。
6、煮开后改中小火慢煲2个钟头以上。
7、下适量盐调味,下香菜点缀后美美享受。
排骨营养价值:
1.排骨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。排骨肉可提供血红素(有机铁)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铁性贫血。
2.猪排骨除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外,还含有大量磷酸钙、骨胶原、骨粘蛋白等,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。
3. 吃排骨能够补充身体的营养,还能够提到滋阴润燥,补肾益血,通便止渴的作用。排骨汤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,里面含有蛋白质,脂肪以及骨胶原,骨黏蛋白和维生素,钙铁磷等营养的成分,平时可以适当的喝点排骨汤,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,对孩子的骨骼非常好。
鱼胶营养价值(花胶营养价值)
鱼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。鱼胶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、多种维生素及钙、锌、铁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。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4.2%,脂肪仅为0.2%,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。是人体补充、合成蛋白质的原料,且易于吸收和利用。
吃鱼胶注意事项:
手术后、感冒中、经期的人暂不可以食用鱼胶,应待术后出院或感冒康复后、经期后再吃。但是很多人误解为不能吃,其实不是不能吃,是最好暂时不吃,等症状过后吃,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吸收营养,避免浪费。
吃完鱼胶3小时内,不要喝茶,不要吃桔子,不要吃白萝卜等这些破坏鱼胶功效的东西。吃鱼胶是需要一个环境,让营养充分吸收,这关系到效果,有的人吃20克吸收了只有1克,有的人吃了20克吸收了却还是20克,这就是20倍的效果差别了。
1 花胶排骨红枣汤
材料:花胶100克、排骨400克、党参50克、杞子2汤匙、淮山5片、姜5片、红枣5枚,食盐适量。
做法:先将浸发好的花胶切块备用,洗净排骨切块,出水;把花胶、党参、枸杞子、淮山、姜片、红枣一齐放入炖盅内,待锅中的水沸腾后把炖盅放进去,文火炖3小时即可,食前再调味。
功效:补气血,调养身体,改善面部肌肤光泽,减少面部皱纹。
2 花胶西洋参汤
材料:花胶100克,瘦肉300克,西洋参10克,姜片,食盐适量。
做法:先将浸发好的花胶切块备用,西洋参切片,瘦肉切块,把花胶、西洋参、瘦肉、姜片一齐放入炖盅内,待锅中的水沸腾后把炖盅放进去,文火炖3小时即可,食前再调味。
功效:健脾养血,补肾益精,滋补养颜。
3 花胶炖水鸭材料:花胶100克、水鸭一只、淮山15克、茨实15克、圆肉15克、生姜2片。
做法:将水鸭刮洗干净后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后捞出备用,把茨实、淮山用水浸泡半小时,再将茨实放入水鸭肚内;将浸发好的花胶切块,连同水鸭、姜片、桂圆肉放人炖盅内,待锅中的水沸腾后把炖盅放进去,文火炖3小时即可,食前再调味。
功效:滋阴补力,益气养血,养阴退热。对于热病后、产后、劳伤而气血虚弱、脾胃不足,肌热烦渴,面色潮红,睡眠不佳者等适用。
4 红枣黄芪炖花胶材料:花胶150克、黄芪15克、红枣4粒。
做法:将浸发好的花胶切块备用,红枣去核,将花胶、黄芪、生姜片、红枣放入炖盅内,待锅中的水沸腾后把炖盅放进去,文火炖3小时即可,食前再调味。
功效:补气补血,养血安神,美容养颜,最适合于身体虚弱,容易患伤风感冒、失眠、心跳、头晕眼花及面青口唇白等症状之人士食用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